咨询客服

官方公众号

回到顶部

SEO优化中最浪费时间的5件事!90%人还在做

在数据陆地里捞针

每天盯着后台数据看三小时,把每个关键词的排名变更做成Excel表格,甚至给每个动摇都标注颜色——这能够是SEO行业最罕见的自我打动式任务。有位客户已经骄傲地给我展现他整理的300页关键词申报,而实践上这些数据谷歌Search Console早就用更直不雅的方式出现了。

过度关注竞争对手

Inserted Image

有个风趣的发现:越是老手SEOer,越喜欢研讨竞争对手。他们会把竞品网站的每个标签、每篇文章都扒上去剖析,却疏忽了本身网站的共同价值。上周遇到个案例,某电商站花了两个月"自创"竞品的关键词结构,后果流量不升反降——由于他们完全复制了竞品的工业品关键词,而本身主营的事实上是消费品。

Inserted Image

真正的竞争剖析应该像品茶:先不雅其色,再闻其香,最初浅尝辄止。把80%精神放在本身内容建立上,剩下20%用来察看行业意向才是明智之举。

沉浸工具无法自拔

Ahrefs、SEMrush、Moz...这些工具的确好用,但就像健身房的器械,关键看你怎样用。见过最夸大的团队,同时开着7个SEO工具监测同一个关键词,每天生成十几份申报,却连根底的内容更新都跟不上。工具应该像汽车仪表盘,偶然瞥一眼就够了,而不是把开车工夫都用来研讨转速表。

有个复杂判别尺度:假如你在工具上花的工夫比写内容还多,就该调整任务重心了。记住,再凶猛的工具也替代不了人的发明力。

追求完满的关键词密度

2023年了,竟然还有人拿着计算器数关键词呈现次数。比来审核的一个医疗网站,编纂团队硬是把"膝关节疼痛"那个词塞进每段话,读起来像机器人写的。谷歌的算法早就退化到能了解语义关联的水平,与其纠结密度,不如考虑:这篇文章能处理用户什么咨询题?

有个医疗SEO案例非常讲明咨询题:两篇同主题文章,一篇严厉遵照2.5%关键词密度,另一篇完全自然写作但解答了更多患者疑咨询——后者流量是前者的3倍。用户需求的是信息,不是关键词填字游戏。

频繁修正元标签

元标签就像书的封面,重要但不值得每周重设计。有个电商客户让我啼笑皆非:他们团队每月都重写一切产品页的title和description,理由是"坚持新颖度"。后果呢?搜索引擎基本来不及重新抓取,反而招致排名动摇。

好的元标签战略应该是:一次性精心设计,除非页面内容发作严重变更,不然至多坚持6-12个月。就像你可不能每天重印书店里一切书的封面一样,网站也不需求继续折腾元标签。

被算法更新牵着鼻子奔忙

每次谷歌算法更新,SEO圈子就炸锅。有人连夜改网站构造,有人批量删除内容,更夸大的会直截了当重做整个网站。但察看那些常青树网站会发现,他们往往最不关怀算法更改——由于专注提供价值的内容,在任何算法下都会发光。

去年中心算法更新时,我跟踪了20个分歧行业网站。那些频繁"应对"更新的网站,三个月后流量均匀下降18%;而继续输入优质内容的网站,流量反而增长23%。这就像种树,总去摇摆树干看长得如何,树怎样能够长得好?

重新考虑SEO工夫投资

把这些工夫圈套加起来,非常多SEOer每周要糜费15-20小时在不发生实践价值的情况上。换算成年确实是整整两个月的任务日!假如把这些工夫用来:

- 深度访谈目的用户
- 优化内容用户体验
- 建立真正有价值的反向链接
- 剖析用户搜索意图变更

你会发现SEO效果能有质的飞跃。有个复杂的"工夫审计"办法:记载一周内每项SEO任务的工夫投入,然后把耗时前三名的事项列出来——假如它们不在直截了当妨碍流量的关键要素里,就该思索调整了。

回归实质的处理方案

处理这些工夫圈套不需求什么深邃技巧,只需求回归三个根本咨询题:
1. 那个举措能直截了当赞助用户吗?
2. 六个月后回头看,那个任务会发生继续价值吗?
3. 假如完全不做那个,最坏的后果是什么?

我协作过的一个旅游网站团队,当他们中止90%的SEO报表任务,把工夫转向制造真实游客需求的内容后,自然流量在六个月内增长了217%。有时分,做减法比加法更需求智慧。

最初记住:SEO是场马拉松,不是百米冲刺。把工夫花在真正发明价值的情况上,而不是那些让你"觉得在做SEO"的典礼性任务上。究竟,搜索引擎的终极目的和你分歧:把内容,出现给最需求的人。